紫薇根
60 2023-10-07
柞樹皮
(《吉林中草藥》)
【異名】島輸爾巴姆那木(朝名)。
【來源】為殼斗科植物蒙櫟的樹皮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蒙櫟,又名:柞樹、橡碗、小葉槲樹、青剛標(biāo)。
落葉喬木,高達(dá)30米。樹皮暗灰色,縱深裂;幼枝平滑具棱,紫褐色。單葉互生,多集生于小枝頂端;葉片倒卵形至長(zhǎng)橢圓狀倒卵形,長(zhǎng)7~17厘米,寬4~10厘米,先端鈍或急尖,基部耳形,邊緣具披狀鈍牙齒,通常8~9對(duì),幼時(shí)葉脈有毛,老時(shí)變無毛,側(cè)脈7~11對(duì);葉柄長(zhǎng)2~5毫米;▎涡,雌雄同株;雄花序穗狀,下垂,生于新枝葉腋,雄花花被6~7裂,雄蕊通常8;雌花花被6淺裂。殼斗環(huán)形,包圍堅(jiān)果1/3~1/2,直徑1.5~2厘米,高0.8~1.5厘米,壁厚;苞片小,三角形。堅(jiān)果卵形至長(zhǎng)卵形,直徑1.3~1.8厘米,長(zhǎng)2~2.3厘米,無毛;ㄆ5、6月。果期8~10月。
生于山坡向陽干燥處的疏林中。分布山東、河北、山西、內(nèi)蒙古和東北等地區(qū)。
本植物的葉(柞樹葉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春、秋季采,刮去外層粗皮,曬干或煅炭。
【功用主治】利濕,清熱,解毒。治腸炎腹瀉,痢疾,黃疸,痔瘡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2~3錢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足。
【選方】①治痢疾,腸炎,腹瀉:柞樹皮五錢。水煎,日服三次。
②治黃疸:柞樹皮,煅炭研末。每次二錢,日服三次。
③治痔瘡:鮮柞樹皮搗爛,敷患處。(功用主治以下出《吉林中草藥》)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①治療小兒腹瀉
取柞樹皮3兩洗凈切碎,加水4000毫升,煎成1000毫升,用此煎液泡腳,每次半小時(shí)。病重者,口服煎液20毫升,每日2~3次。治療200例,痊愈及好轉(zhuǎn)者達(dá)96.5%。
②治療阿米巴痢疾
取新鮮柞樹皮200克,加水煮沸15~20分鐘,制成1000毫升煎液。日服3次,每次5~10毫升飯前服。亦可用煎液灌腸。經(jīng)臨床驗(yàn)證,均有一定療效,無任何副作用。
柞樹葉 (《黑龍扛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) 【來源】為殼斗科植物蒙櫟的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柞樹皮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細(xì)菌性痢疾,小兒消化不良,癰腫,痔瘡。 《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"治癰疽腫毒。" 【用法與...
櫧子皮葉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殼斗科植物苦櫧或青?的樹皮及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櫧子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本草拾遺》:"煮取汁,與產(chǎn)婦飲之,止血。" ②《日用本草》:"嫩葉貼臁瘡,一日三換良。"...
止瀉木皮 (《廣西植物名錄》) 【來源】為夾竹桃科植物止瀉木的樹皮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止瀉木 喬木,高15米左右。莖暗褐色,幼枝有毛。葉對(duì)生,無柄或有短柄,被密毛;葉片長(zhǎng)橢圓形或近卵形,長(zhǎng)8~17厘米,最...
枳?木皮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鼠李科植物枳?的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枳?子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溫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唐本草》:"主五痔,和五臟。" ②《陜西中草藥》:"能活血舒筋...
榛蘑 (《吉林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該按姆波甚(朝名)。 【來源】為白蘑科植物蜜環(huán)菌的子實(shí)體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蜜環(huán)菌 子實(shí)體中等大,肉質(zhì),叢生或單生。菌傘初為半球形,以后平展,傘面呈淺土黃色,覆有暗色細(xì)鱗...
仙半夏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半夏浸漬甘草等藥汁后的制成品。 【制法】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內(nèi),加入清水浸漂3天,每天換水2次,濾去水,用明礬末25斤,加水再浸30天,放去礬水;再用石灰25斤,清...
麥角 (《國(guó)藥的藥理學(xué)》) 【來源】為麥角科真菌麥角菌寄生在禾本科植物黑麥等子房中所形成的菌核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二季麥?zhǔn)鞎r(shí)采收,陰干。宜保持完整,徹底干燥后,密封,在干燥涼暗處保存。 【藥材】干燥菌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