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蟬花
178 2023-09-28
?子
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
【異名】和圓子(《雷公炮炙論》),西南木瓜(《中藥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實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木桃(《埤雅》),又名:狹葉木瓜。
灌木,高達(dá)3米。枝棕褐色,有明顯皮孔,多刺。單葉,具柄,葉橢圓狀披針形以至披針形,長3~11厘米,寬1~3.3厘米,先端尖,基部闊楔形至近圓形,邊緣有腺狀銳尖細(xì)密鋸齒,嫩葉下面中脈被有棕色短柔毛;〝(shù)朵簇生,與葉同時或先葉開放;花萼5,近于長圓形,全緣,直立,紫紅色;花瓣5,近圓形;雄蕊多數(shù),花藥背著;雌蕊1,子房下位,5室,花柱5,分離,下部稍連合,基部密被白色柔毛。梨果。圓錐狀卵形至卵圓形,色微黃,味酸。種子呈三角形,扁平,兩頭尖,暗褐色,光滑;ㄆ3~4月。果期9~10月。
分布湖北、四川、陜西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貴州等地。
【采集】果熟時采摘,縱剖為兩半或數(shù)片,曬干或烘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果實略呈橢圓形,長約5~9厘米,直徑約3~5厘米。頂端有凹窩,下端較窄,有凹入的果柄痕。多縱剖為卵狀半球形,表面棕紅色至暗紅色,微有光澤,有不規(guī)則深皺紋?v剖面中心有凹隙,赤褐色,平滑光澤,邊緣成溝槽,赤黃色,顆粒性,有時可見子房隔壁和略呈三角形的種子。質(zhì)堅實。氣微香,味酸澀。以個大、色棕紅者為佳。
【性味】酸澀,平。
①《雷公炮炙論》:"味澀微酸。"
②孟詵:"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吐瀉轉(zhuǎn)筋,惡心泛酸,痢疾。
①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:"斷痢。"
②孟詵:"主霍亂轉(zhuǎn)筋,煮汁食之。"
③《本草拾遺》:"去惡心酸咽,止酒痰黃水。"
【宜忌】①《雷公炮炙論》:"傷人氣。"
②孟詵:"損齒及筋,不可食。"
皂莢根皮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木乳(《普濟(jì)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根皮,植物形態(tài)詳"皂莢"條。 【采集】秋、冬采收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同屬植物山皂莢的樹皮、根含少量生物堿三刺皂莢堿,即3-(3...
曾青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樸青(《石藥爾雅》),層青(《造化指南》)。 【來源】為碳酸鹽類礦物藍(lán)銅礦的礦石成層狀者。礦物形態(tài)詳"扁青"條。 【炮制】《雷公炮炙論》:"凡使曾青,勿用夾石及銅青,若修事...
蚱蟬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鳴蜩(《詩經(jīng)》),五、馬蜩(《爾雅》),螃(《方言》),鳴蟬(《唐本草》),秋蟬(《圣惠方》),蜘祥(《七修類稿》),蚱祥(《中藥志》),知了(《江蘇藥材志》)。 【來源】...
皂角刺 (《本草衍義補遺》) 【異名】皂莢刺(《圣惠方》),皂刺(《醫(yī)學(xué)入門》),天丁(《綱目》),皂角針(《江蘇植藥志》),皂針(《中藥材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棘刺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皂莢"...
窄葉大戟 (《中國沙漠地區(qū)藥用植物》) 【異名】貓眼草。 【來源】為大戟科植物窄葉大戟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窄葉大戟 多年生草本,高10~30厘米。莖較低矮,下部帶紫色。葉互生,下部葉鱗片狀披針形,淡...
矮楊梅 (《云南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楊梅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楊梅科植物矮楊梅的根皮、莖皮或果實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矮楊梅 常綠灌木,高2米。根呈不規(guī)則塊狀,上生少數(shù)細(xì)根...
刀豆 (《救荒本草》) 【別名】挾劍豆(《酉陽雜俎》),刀豆子(《滇南本草》),大弋豆(《本草求原》),大刀豆(《分類草藥性》),關(guān)刀豆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刀鞘豆(《陸川本草》),刀巴豆(《四川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