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0 2023-10-07
西施舌
(《本草從新》)
【異名】車蛤(《閩部疏》),土匙、沙蛤(《閩中海錯疏》)。
【來源】為蛤蜊科動物西施舌的肉。
【動物形態(tài)】西施舌
貝殼2片,大形,質(zhì)薄,略成三角形,長約5~7厘米,高度為長度的4/5,寬度約為長度的1/2。殼頂位于貝殼背緣中部稍靠前方,高出背緣,其前方略凹,后方較為凸出,腹面邊緣圓。小月面近于橢圓形,椐面狹長,呈披針狀。貝殼表面平滑,具有黃褐色發(fā)亮的外皮,生長紋細(xì)密而顯明。殼頂?shù)仙姑纥S褐色,貝殼內(nèi)面淡紫色。鉸合部較寬,左殼主齒1枚,呈人字形。右殼主齒2枚,呈八字形;前后側(cè)齒發(fā)達,呈薄片狀,左殼1枚,右殼2枚。外韌帶小,黃褐色,內(nèi)韌帶極發(fā)達,棕黃色。外套痕顯明,外套竇淺,呈半圓形。前閉殼肌痕略成方形,背緣延長呈帶狀,后閉殼肌痕卵圓形。足舌狀,肌肉發(fā)達。
生活于淺海泥沙灘。我國沿海均有分布。
【采集】在朔、望大潮期間,到海濱采捕。
【性味】《本草從新》:"甘咸,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滋陰養(yǎng)液,清熱涼肝。
①《本草從新》:"補陰,益精,潤臟腑,止煩渴。"
②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開胃,滋液養(yǎng)心,清熱息風(fēng),涼肝明目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煮食。
【中藥名稱】土貝母 (《本草從新》) 【別名】土貝(《百草鏡》),大貝母(《綱目拾遺》),地苦膽、草貝(《陜西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葫蘆科植物假貝母的干燥塊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假貝母 攀援性蔓生草本。...
甜杏仁 (《本草從新》)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種味甜的干燥種子。植物形態(tài)參見"杏仁"條。 【采集】果實成熟時采摘,除去果肉及核殼,取種子晾干。 【藥材】干燥種子,呈扁心臟形,長1.6...
太子參 (《本草從新》) 【異名】孩兒參(《飲片新參》),童參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異葉假繁縷 多年生草本,高15~20厘米。塊根長紡錘形。莖下...
人參條 (《本草從新》原作"參條") 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人參根莖上的不定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人參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本草從新》:"生津,止渴,補氣。其性橫行手臂,指臂無力者服之甚效。" 【用法與用量】...
人參葉 (《增訂偽藥條辨》) 【別名】參葉(《本草從新》)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五加科植物人參,詳"人參"條。 【藥材】干燥葉為帶有長柄的掌狀復(fù)葉,小葉5枚,偶有3枚,呈卵形或倒卵形;復(fù)葉基部的小葉長2~3...
白首烏 (《山東中藥》) 【異名】泰山何首烏(《山東中藥》),泰山白首烏(《中藥材品種論述》),和尚烏(《山東中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蘿藦科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塊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...
金箔 (《本草蒙筌》) 【異名】金薄(《藥性論》)。 【來源】為用黃金錘成的紙狀薄片。 【礦物形態(tài)】自然金,又名:生金(陶弘景)。 等軸晶系。晶體呈八面體,但很少見,常見的為顆粒狀或桐枝狀的集合體。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