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青兔耳風
(《四川中藥志》)
【異名】走馬丹(《峨嵋藥植》),紫背金牛、紫背草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羅漢草、走馬胎、土兔耳風、血筋草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紅脈兔耳風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紅脈兔耳風
多年生草本,高約20~60厘米。根莖匍匐,須根多,較長。葉基生,通常5~7;葉柄長約3~11厘米,有棕色絨毛;葉片卵狀長橢圓形,長3~10厘米,寬2~5厘米,先端鈍尖,全緣或呈疏波狀,基部心臟形,葉脈較顯著,上面綠色,下面紫紅色,兩面及邊緣皆具棕色絨毛。頭狀花序排列成長穗狀花序。直徑約10毫米;總苞圓管狀,苞片質(zhì)硬,多數(shù),呈覆瓦狀排列;管狀花,兩性,3或4朵;花冠5裂,裂片線形;雄蕊5,花藥基部箭形。瘦果倒披針形,扁平而有縱線條;有多數(shù)白色羽狀冠毛;ㄆ谇锛尽9谝钅3~4月。
生長于中山區(qū)及低山區(qū)的懸?guī)r陡壁上或林邊巖石上。分布四川等地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性味】《成都中草藥》:"性溫,味辛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風寒咳嗽,頭風,風濕痹痛,跌打損傷。
①《峨嵋藥植》:"治跌打損傷。"
②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"解毒,治咳,調(diào)經(jīng)活血。"
③《四川中藥志》:"治風寒咳嗽,風濕筋骨痛,頭風;外用包敷痰癥;能墜胎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;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風寒咳嗽:青兔耳風加黃糖熬水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)
②治久年頭風痛:青兔耳風,燉豬腦頂內(nèi)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)
青葙子 (《本經(jīng)》)) 【異名】草決明(《本經(jīng)》),牛尾花子(《中藥材手冊》),狗尾巴子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莧科植物青葙的種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青葙"條。 【采集】8~10月間采收,割取地上部...
茜草莖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茜草藤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莖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茜草根"條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季采收,曬干。 【藥材】干燥莖呈枯綠色,莖的棱上有粗糙細毛刺...
羌活魚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秉氏鯢、杉木魚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小鯢科動物山溪鯢的全體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山溪鯢 體呈圓柱形而略扁,長12~16厘米,最大者可達20厘米。皮膚光滑,體色一...
榿木枝梢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樺木科植物榿木的嫩枝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牛屎樹"條。 【性味】成都《常用草藥治療手冊》:"性涼,味苦澀。" 【功用主治】清熱降火,止血止瀉。治吐血,衄血,水瀉,痢疾...
披針葉兔耳風 (《四川中草藥通訊》(1):19,1973) 【異名】肺經(jīng)草、小血金丹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披針葉兔耳風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披針葉兔耳風 多年生草本,高約20~60厘米。根莖粗短,周圍...
黃櫟 (《云南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黃栗樹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殼斗科植物黃椆的樹皮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黃椆 常綠喬木,高15~20米。樹皮深灰色,呈不規(guī)則的縱裂;小枝有黃褐色絨毛。葉互生,革質(zhì);...
地不容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解毒子(《唐本草》),地不榮(《滇南本草圖說》),地芙蓉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烏龜梢、金絲荷葉(《滇南本草圖譜》),地烏龜(《昆明藥植調(diào)查報告》),金線吊烏龜、山烏龜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