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子
174 2023-09-28
蕎麥秸
(《綱目》)
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蕎麥的莖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蕎麥"條。
【化學成分】全草含蕓香甙、槲皮素、咖啡酸。尚含對光敏感物質(zhì)。
籽苗含葒草素、異葒草素、牡荊素、肥皂草素、蕓香甙、槲皮素、矢車菊素、花白甙等黃酮類。
【藥理作用】蕓香甙有維生素P樣活性。從植物各部分提得的蕓香甙制劑在體外有殺腸道圓蟲的作用。根中并無蒽醌。整個植物特別是花,含紅色瑩光色素(與貫葉連翹素相似),動物食后,可產(chǎn)生對光敏感癥(名蕎麥病),即在缺乏色素之部位如耳、鼻、爪、尾等處發(fā)炎、腫脹;還可發(fā)生結(jié)合膜炎、咽炎、喉炎、支氣管炎,動物興奮不安甚至驚厥,有時有腸道、尿路之刺激癥狀。一般以羊、豬多見,馬、牛較少見。對某些人亦可產(chǎn)生過敏的各種癥狀,如皮炎。蕎麥對皮膚亦可產(chǎn)生某些刺激。
【性味】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酸,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噎食,癰腫;并能止血,蝕惡肉。
①《食性本草》:"葉作茹食,下氣,利耳目。"
②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葉,滑腸下氣。"
③《中國藥植圖鑒》:"莖、葉應用于毛細血管脆弱性的高血壓病,可以預防腦出血,及因毛細血管脆弱所誘致的種種出血癥和非結(jié)核性所引起的肺出血;又能治療糖尿病的視網(wǎng)膜炎。"
【宜忌】①《千金食治》:"蕎麥葉,生食動刺風,令人身癢。"
②《食性本草》:"葉多食則微泄。"
【選方】①治噎食:蕎麥秸燒灰淋汁,入鍋內(nèi),煎取白霜一錢,入蓬砂一錢,研末,每服半錢。(《海上方》)
②治深部癰腫:蕎麥全草一兩,打汁,用陳酒沖服,藥渣外敷。(蘇醫(yī)《中草藥手冊》)
③爛癰疽,蝕惡肉,去靨痣:蕎麥秸燒灰淋汁,取堿熬干,同石灰等分,密收(點患處)。(《綱目》)
薔薇枝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多花薔薇的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薔薇花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綱目拾遺》:"婦人禿發(fā),薔薇嫩枝同猴棗煎汁刷之。"...
薺企苗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隱忍(陶弘景)。 【來源】為桔?浦参锼j企的苗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薺企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苦,寒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"主腹臟風壅,咳嗽上氣," ...
茄花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茄的花,植物形態(tài)詳"茄子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綱目》:"治金瘡,牙痛。" 【選方】治牙痛:秋茄花干之,旋燒研涂痛處。(《海上名方》)...
蕎麥 (《千金食治》) 【異名】烏麥、荍麥(《日用本草》),花蕎、甜養(yǎng)(《綱目》),蕎子(《草木便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蕎麥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蕎麥,又名:凈腸草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鹿蹄草、...
茄稞蟲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寄居于茄科植物茄子莖中的一種昆蟲的幼蟲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綱目拾遺》:"治男女童癆。" 【選方】治男女童癆,其癥不必如大人咳嗽、吐血、泄精,只是身體瘦弱,皮毛焦枯,肌...
鮫鯊白 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 【來源】為皺唇鯊科動物白斑星鯊及其他鯊魚的鰾。動物形態(tài)詳"鮫魚"條。 【性味】甘咸,滑。 【功用主治】益肺,補心,消痰,逐水下行,養(yǎng)精固氣,澄清腎水,滋陰補陽。...
杯莧 (《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【異名】蛇見怕(《海南植物志》),鏡而草、蛇驚慌、細葉蛇總管、拔子彈草(《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莧科植物杯莧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杯莧 多年生草木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