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子
174 2023-09-28
薺乞
(《唐本草》)
【異名】臭蘇、青白蘇(《日華子本草》)。
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薺乞的莖、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薺乞
一年生草本,高20~50厘米。莖4棱形,上部及花序中軸除節(jié)外均無毛,或疏生白長毛。葉對生;葉片卵形、闊卵形或菱狀卵形,長1~3廈米,寬1~2.5厘米,先端尖銳,基部楔形,邊緣具粗鋸齒;葉柄長5~15毫米。總狀花序長3~7厘米,其上的花朵排列不甚緊密,花序中軸節(jié)上具白短毛;小花梗長2~3毫米;萼鐘形,5齒裂,被疏毛,長約3毫米,結果時擴大,裂片2唇形,上唇齒寬闊;花冠唇形,長4毫米,白色,上唇短,頂端略凹,下唇3裂;雄蕊4,2退化;花柱著生子房底。小堅果卵圓形,網(wǎng)紋不明顯;ㄆ谇锛。
生長于河邊草地及灌木叢中。分布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山東及東北等地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。
【化學成分】全草含精油0.11~0.5%,精油的主要成分為甲基丁香油酚約占90%,l-甜沒藥烯約占4%,α-石竹烯約占2%。
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辛,溫,無毒。"
【歸經(jīng)】《本草匯言》:"入手、足陽明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本草拾遺》:"除蟻瘺,?碎敷之。亦主冷氣泄痢;可為生菜,除胃間酸水。"
②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:"為驅蟲劑。"
蓬莪術 (侯寧極《藥譜》) 【異名】蓬莪茂(《藥性論》),贍藥(《唐本草》),蓬莪贍(《日華子本草》),廣茂(《珍珠囊》),蓬術(《普濟方》),莪贍(《本草備要》),蓬贍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,羌七(《生草...
女萎 (李當之《藥錄》) 【異名】蔓楚(《唐本草》),牡丹蔓(《植物學大辭典》),山木通、木通草、白木通、穿山藤、蘇木通(《湖南藥物志》),小葉鴨腳力剛、鑰匙藤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毛...
硇砂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北庭砂(《四聲本草》),亦砂、黃砂(《石藥爾雅》),狄鹽(《日華子本草》),氣砂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白硇砂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鹵化物類礦物硇砂的晶體。 【礦物形態(tài)】...
牛扁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扁特、扁毒(《唐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毛茛科植物牛扁的根、莖、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牛扁 多年生草本,具直根。莖高(40~)60~110厘米,被反曲的微柔毛;~1~5,與下...
苜蓿根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土黃耆(《食療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紫苜;蚰宪俎5母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苜蓿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紫苜蓿的根含糖類。根的分泌物中含氨基酸,其中有2-氨基己二酸及另二種...
艾納香根 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【來源】菊科植物艾納香的根,植物形態(tài)詳艾納香條。 【性味】辛,溫。 【功用主治】祛風消腫,活血散瘀。治風濕痛,跌打瘀痛,產后骨痛...
丁癸草根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豆科植物丁癸草,詳"丁癸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解毒。治癰疽,療瘡,腳氣浮腫,瘰疬。 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煲酒解熱毒,散癰疽。治疔瘡,亦治蛇傷。" 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