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漆姑草
(《本草拾遺》)
【異名】漆姑(陶弘景),珍珠草(《滇南本草》),瓜槌草、牛毛粘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地松、匿鼻藥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大龍葉(《貴州草藥》),羊兒草(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
【來源】為石竹科植物漆姑草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漆姑草
一年生或二年生小草本。莖叢生,高2.6~15厘米。葉對生,線形,長0.5~0.9厘米,基部有薄膜相連成短鞘狀;斏鸵干咨,直徑約2毫米;花萼5,卵狀,長2~3毫米,寬約1毫米,綠色,邊緣膜質,無毛,分離直達基部;花瓣與萼片同數而互生,卵圓形,長約2.5毫米,寬約1毫米;雄蕊5;子房上位,卵形,花柱5,外展成星形,柱頭上有毛狀突起。蒴果卵形,長約3毫米,成熟時5瓣裂開。種子微小,多數,種皮褐色,上有突起;ㄆ诖骸⑾拈g。
生于山野、庭園、路旁等陰濕處。分布江蘇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【采集】4~5月間采,曬干或鮮用。
【性味】苦辛,涼。
①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涼,味苦,無毒。"
②《湖南藥物志》:"酸甘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漆瘡,禿瘡,癰腫,瘰疬,齲齒,小兒乳積,跌打內傷。
①陶弘景:"療漆瘡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治面寒疼。新瓦焙干為末,熱燒酒服。"
③《植物名實圖考》:"利小便。治小兒乳積。"
④《國藥的藥理學》:"絞取其汁,治惡瘡、禿瘡及漆瘡,又療齲齒。"
⑤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"外用治癰腫、瘡毒;口含治蟲牙;塞鼻治鼻匿。"
⑥《四川中藥志》:"提膿拔毒;治瘰疬結核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5錢:或研末。外用:搗汁涂或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漆瘡:漆姑草。搗爛,加絲瓜葉汁,調菜油敷。
②治蟲牙:漆姑草葉。搗爛,塞入牙縫。
③治跌打內傷:漆姑草五錢。水煎服。
④治蛇咬傷:漆姑草、雄黃搗爛敷。(①方以下出《湖南藥物志》)
⑤治瘰疬結核:羊兒草五錢至一兩。煎服。外用鮮草搗絨敷。(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⑥治虛汗、盜汗:大龍葉一兩。燉豬肉吃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⑦治咳嗽或小便不利:大龍葉一兩。煨水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臍帶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坎氣(《本草從新》)。 【來源】為初生嬰兒的臍帶。 【藥材】干燥的臍帶,呈細長條狀,淡黃或黑棕色,長10~15厘米,內有2個動脈管和一個靜脈管,質堅韌,不易拆斷。氣微腥...
蘋 (《吳普本草》) 【異名】賓草(《山海經》),大萍(陶弘景),戚菜(《本草拾遺》),四葉菜(《卮言》),田字草、破銅錢(《綱目》),四眼菜(《分類草藥性》),四葉草(《天寶本草》),夜合草(《廣州...
婆羅門皂莢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忽野檐默、阿梨去伐、波斯皂莢(《酉陽雜俎》),阿勒勃(《本草拾遺》),清瀉山扁豆(《國藥的藥理學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臘腸樹的果實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臘腸樹,又名...
萍蓬草根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水栗子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睡蓮科植物萍蓬草的根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萍蓬草子"條。 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 【性味】甘,寒。 ①《本草拾遺》:"味甘,無毒。" ②《綱目...
牛脾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牛連貼(《滇南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?苿游稂S牛或水牛的脾臟,動物形態(tài)詳"牛肉"條。 【性味】《滇南本草》:"水牛連貼,性溫,味甘微酸。" 【功用主治】健脾消積。治脾胃失...
白僵蠶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僵蠶(《千金方》),天蟲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,僵蟲(《河北藥材》)。 【來源】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幼蟲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蟲。動物形態(tài)詳原蠶蛾...
菠菜 (《履巉巖本草》) 【異名】菠棱(《嘉話錄》),波棱菜(《唐會要》),赤根菜(《品匯精要》),波斯草(《綱目》),鸚鵡菜、鼠根菜(《現代實用中藥》),角菜(《陸川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藜科植物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