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蓬蘽
(《本經(jīng)》)
【異名】陵蘽、陰蘽(《別錄》),割田藨(《綱目,),寒藨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。
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果實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烏龍擺尾"條。
【采集】秋季果熟時采收。
【性味】甘酸,溫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酸,平。"
②《別錄》:"咸,無毒。"
③《食性本草》:"甘酸,微熱。"
【功用主治】補(bǔ)肝腎,縮小便。治多尿,頭目眩暈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主安五臟,益精氣,長陰令堅,強(qiáng)志倍力,有子。"
②《別錄》:"療暴中風(fēng),身熱大驚。"
③《唐本草》:,"耐寒濕,好顏色。"
④《日用本草》:"縮小便,黑白發(fā)。"
⑤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補(bǔ)肺,去寒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.5~3錢。
【選方】①治陰火動眩暈者:蓬蘽(炒)、人參、白術(shù)、當(dāng)歸、黃耆各二錢,懷熟地二兩。水煎,頻頻服之。(《方脈正宗》)
②治虛極欲倒,如坐舟車,是真陽不足,上氣喘急,氣短自汗而眩暈,手足冷,脈沉細(xì):蓬蘽(炒)、人參、大附子(童便制)各三錢,肉桂二錢,甘草一錢。煎服。(《方脈正宗》)
【名家論述】《本草匯言》:"蓬蘽,養(yǎng)五臟,益精氣之藥也。此藥雖養(yǎng)五臟,充足在肝,但肝主發(fā)生,又主疏泄,倘服食過多,性味有偏,發(fā)生急而疏泄多,未免有反激之患,而肝木自戕其體矣,慎之慎之。"
枇杷核 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種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枇杷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種子含苦杏仁甙,蠟醇,氨基酸:4-亞甲基-DL-脯氨酸、反-4-羥甲基-D-脯氨酸、順-4-羥甲基脯氨酸,...
女貞子 (《本草正》) 【異名】女貞實(《本經(jīng)》),冬青子(《濟(jì)急仙方》),爆格蚤(《分類草藥性》),白蠟樹子(《中藥形性經(jīng)驗鑒別法》),鼠梓子(《廣西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果實。 ...
藕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光旁(陸璣《詩疏》)。 【來源】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肥大根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蓮子"條。 【采集】秋、冬及春初采挖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藕(根莖)含淀粉、蛋白質(zhì)、天門冬素、維生素C。還含焦...
女菀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白菀、織女菀(《吳普本草》),女宛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。女腸(《廣雅》),羊須草(《雷公炮炙論》),茆(《別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草或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女菀 多...
【中文名】:牛膝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類別】:根類 【異名】百倍(《本經(jīng)》),懷牛膝(《本草便讀》),雞膠骨(《閩東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莧科植物牛藤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牛膝 多年生草本,高30~100厘米...
醋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苦酒(《傷寒論》),淳酢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,醯(《別錄》),米醋(《食療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以米、麥、高梁或酒、酒槽等釀成的含有乙酸的液體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醋的一般組成為浸膏...
扶桑花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花上花(《南越筆記》),大紅花(《漢英韻府》),土紅花(《陸川本草》),大紅牡丹花、吊鐘花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朱槿(《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