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蟬花
178 2023-09-28
牛奶子
(《江蘇藥材志》)
【異名】陽(yáng)春子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甜棗、麥粒子(《中國(guó)高等植物圖鑒》),半春子、巖麻子、密毛子、羊奶子、芒珠子、禾了子(《湖南藥物志》)。
【來(lái)源】為胡頹子科植物牛奶子的根、葉、果實(shí)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牛奶子
落葉灌木,高達(dá)4米。枝具針刺,小枝帶黃褐色,或一部分密被銀白色鱗片。葉互生,紙質(zhì),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,長(zhǎng)3~9厘米,寬1.5~5厘米,先端鈍至短尖,基部圓形至闊楔形,邊緣通常卷縮,上面幼時(shí)有銀白色鱗片或星狀毛,老時(shí)或脫落,下面有銀白色或雜有褐色鱗片;葉柄長(zhǎng)5~7毫米.花腋生,黃白色,芳香,外面有鱗片,長(zhǎng)約1.2厘米;花被筒漏斗形,上部4裂,筒部較裂片為長(zhǎng);雄蕊4;花柱疏生白色星狀柔毛,果實(shí)近球形至卵圓形,長(zhǎng)6~8毫米,初有銀白色或雜有褐色的鱗片,成熟時(shí)紅色,花期5~6月。果期9~10月。
生于山坡干燥地或河邊砂地、灌叢內(nèi)。分布長(zhǎng)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(qū)。
【性味】酸苦,涼。
《湖南藥物志》:"酸苦澀"。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利濕,止血。治咳嗽,泄瀉,痢疾,淋病,崩帶。
①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:"治喉熱。"
②《江蘇藥材志》:"收斂,止血,止瀉。"
③《湖南藥物志》:"補(bǔ)脾,散寒解表,消風(fēng)祛濕,行血活血,利尿。"
④《貴州藥植目錄》:"根:治麻疹。葉:治疔瘡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?jī)?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
【選方】①治水瀉:㈠牛奶子根五錢。水煎服。㈡牛奶子果一錢。搗爛,對(duì)紅糖開水沖服。
②治痢疾:㈠牛奶子根一錢,馬齒莧一錢。水煎服。㈡牛奶子葉一錢,大蒜頭一小個(gè)。水煎服。
③治干咳:牛奶子一兩,半夏一錢,沙參五錢。水煎對(duì)蜂蜜服。
④治淋癥:牛奶子根三至五錢。水煎服。
⑤治崩帶:牛奶子根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或煮雞蛋食。
⑥治乳癰:牛奶子根二兩,銀花五錢,蒲公英一兩。水煎服。(選方出《湖南藥物志》)
牛奶樹 (《嶺南采藥錄》) 【異名】牛奶子(《廣州植物志》),乳汁麻木,牛奶稔、豬母茶、豬奶樹(《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》)。 【來(lái)源】為?浦参飳(duì)葉榕的根、皮、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對(duì)葉榕 灌木或小喬木,高...
牛舌草 (《江蘇藥材志》) 【來(lái)源】為蓼科植物齒果酸模的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齒果酸模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。莖直立,高1米左右,多分枝。葉互生,具柄;葉長(zhǎng)圓形,先端鈍或尖,基部圓形或心形,邊緣略呈波狀;...
奶漿果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牛奶子(《峨嵋藥植》),大山枇杷,大斑鳩食子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。 【來(lái)源】為桑科植物異葉榕的果實(shí)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異葉榕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達(dá)8~15米(灌...
奶汁樹 (《江西草藥》) 【異名】牛奶子樹、下乳草。 【來(lái)源】為?浦参镎~臺(tái)灣榕的根及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窄葉臺(tái)灣榕 灌木,高約1米。枝條帶紫紅色,折斷有白色乳汁。小枝,葉脈和葉柄被短硬毛,早落。單葉...
木半夏根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牛奶子根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 【來(lái)源】為胡頹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根或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木半夏"條。 【采集】9~10月采挖,曬干。 本品在四川地區(qū)與胡頹子根同等使用。...
草貝母 (《云南中草藥...
何首烏 (《日華子本草》) 【異名】地精(《何首烏錄》),亦斂(《理傷續(xù)斷秘方》),首烏(《經(jīng)驗(yàn)方》),陳知白(《開寶本草》),紅內(nèi)消(《外科精要》),馬肝石(《綱目》),黃花烏根、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