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蟬花
178 2023-09-28
芒萁骨
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【異名】草芒、山芒、山蕨、虱檳草、烏萁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芒仔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,穿路萁。路萁子柴、雞毛蕨、筲萁子柴、反蕨葉、蜈蚣草、硬蕨萁、狼萁草、蕨葉草(《湖南藥物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葉或葉柄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芒萁
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根狀莖橫走,細(xì)長,褐棕色,被棕色鱗片及根。葉遠(yuǎn)生,葉柄褐棕色,無毛;葉片重復(fù)假兩歧分叉,在每一交叉處均有羽片(托葉)著生,在最后一分叉處有羽片兩歧著生;羽片披針形或?qū)捙樞,長20~30厘米,寬4~7厘米,先端漸尖,羽片深裂;裂片長線形,長3.5~5厘米,寬4~6毫米,先端漸尖,鈍頭,邊緣干后稍反卷;葉下白色,與羽軸、裂片軸均被棕色鱗片;細(xì)脈2~3次叉分,每組3~4條。孢子囊群著生細(xì)脈中段,有孢子囊6~8個。
生于林下或山坡酸性土上。分布長江以南各地。
本植物的根莖(芒萁骨根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性味】苦,平.
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甘,平。"
②《陸川本草》:"苦澀,微溫。"
【功用主治】活血,止血,解熱,利尿。治婦女崩帶,尿道炎,外傷出血,燙傷。
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活瘀止血,利屎解熱。"
②《陸川本草》:"止血,生肌,行氣。治刀傷出血,傷口潰爛,疝氣。"
③《湖南藥物志》:"葉,搗爛敷蜈蚣咬傷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婦女血崩:芒萁幼芽或葉莖心(髓部),煅透研末,每次二至五錢和溫酒服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
②治婦女白帶:芒萁莖心四至五錢,龍眼肉一至二兩,冰糖一兩。酌沖水燉服。
③治尿道炎、小便澀痛不利:芒萁的葉柄中間白心一兩。水煎服。
④治湯火傷:芒萁莖心燒灰研末,用桐油調(diào)敷。(②方以下出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⑤治外傷出血:芒萁幼芽搗爛敷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
⑥治痔瘺:芒其葉柄燒存性,插入瘺管內(nèi),每天一次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
⑦治風(fēng)疹瘙癢:鮮芒萁,煎水洗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芒萁骨根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根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芒萁骨"條。 【性味】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甘,平。" 【功用主治】治濕熱臌脹,小便淋瀝不暢,跌打損傷。 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...
馬鞍藤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異名】鱟藤、二葉紅薯、獅藤,馬蹄金,馬蹄草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旋花科植物鱟藤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鱟藤 多年生、蔓性草質(zhì)藤本。莖葉有白色乳汁,植物體微帶紫...
馬鞍藤根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旋花科植物鱟藤的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馬鞍藤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風(fēng)火牙痛,關(guān)節(jié)風(fēng)濕痛,流火,濕疹.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。外用:研末調(diào)敷。 【選...
鹿蹄根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異名】綠泥根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鼠李科植物凍綠的根、根皮或樹皮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凍綠,又名:紅凍、狗李、油葫蘆子、搭綠皮、大腦頭、過路黃,小黃。 落葉灌木或...
鹵地菊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異名】黃花龍舌草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龍舌三尖刀、龍舌草、三尖刀、黃花冬菊、黃野蒿(《中國藥植圖鑒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鹵地菊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鹵地菊 多年生蔓...
隔山香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雞山香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香白芷、假當(dāng)歸、土白芷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土當(dāng)歸、山黨參、天木香。十里香、野天竹(《江西草藥》),正香前胡、金雞爪、雞爪參、枸櫞當(dāng)...
黃?葉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切頭懸鉤子的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切頭懸鉤子,又名:黃泡、老虎泡(《分類草藥性》),黃喜馬莓。 半匍匐狀灌木。小枝粗壯,平展,先端曲垂,有不明顯的棱,密生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