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0 2023-10-07
莨菪
【釋名】 天仙子、橫唐、行唐。
【氣味】 (子)苦、寒、無毒。
【主治】
1、突發(fā)顛狂。用莨菪三升,研細,在一升酒中泡幾天。去渣,煎成濃汁。一天內(nèi)分三次飲完。如覺頭中似有蟲行,額部及手腳現(xiàn)紅點,即是病快要好的現(xiàn)象。
2、風(fēng)痹厥痛。和莨菪三錢(炒),大草烏頭、甘草各半兩,五靈脂一兩,共研為末。加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,以螺青為衣。每服十丸,男子用菖蒲酒送下,女子用芫花湯送下。
3、久咳不止(痰有膿血)。用莨菪子五錢,先煮后炒,研細,加酥油如雞收蠣的量,大棗七枚,同煎至油盡。取棗日食三枚。又方:取莨菪子三撮吞服,一天服五、六次,極驗。
4、長期水瀉。用干棗十個,去核,填入莨菪子,扎定,燒存性。每服一錢,粟米湯送下。
5、赤白痢。用大黃(煨)半兩、莨菪子(炒黑)一撮,共研為末。每服一錢,米湯送下。
6、腸風(fēng)下血。用莨菪子一升,曬干、搗爛、篩細;生姜半斤,取汁;同入銀鍋中加二升。一起煎成濃糖稀狀,再倒入酒五升,慢火上進一步煎濃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天早晨用酒送服三丸,視病情可增至五、七丸。安服有微熱。勿驚異,病重的人服過三日,當(dāng)有下瀉病愈后,瀉亦止。
7、脫肛不收。用莨菪子炒過,研為末,敷患處。
8、風(fēng)牙蟲牙。用莨菪子一撮,放在小口瓶內(nèi)燒類。以小管引煙入病齒處。又方:把莨菪子裝入瓶內(nèi),熱湯淋藥得氣,吸入口中,藥冷即換。有涎出,可吐去。
9、風(fēng)毒咽腫或瘰疬咽腫,吞水不下。用莨菪子研為末,每服兩小匙,水送下。極效。
10、乳癰堅硬。用新莨菪子半匙,清水一碗磅服。注意不得把藥嚼破。
11、惡瘡似癩,長期不愈。用莨菪子燒存性,研為末,敷患處。
12、跌打損傷。用莨菪子三工業(yè)區(qū)末,加羊油調(diào)涂傷處。
莨菪根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茛菪的根,植物形態(tài)詳"天仙子"條。 【采集】秋季拔嫩全株,切下根部,洗凈曬干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根中生物堿多于葉,除含天仙子胺和東莨菪堿外,尚合去水阿托品,托品堿和...
莨菪葉 (《科學(xué)的民間藥草》) 【異名】鈴鐺草(《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麻性草(《湖南藥物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莨菪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"天仙子"條。 【采集】立夏后采收,曬干。 【藥材】干燥葉...
槐 【釋名】 【氣味】 槐實(按:亦稱槐角)苦、寒、無毒。 槐花:苦、平、無毒。 槐葉:苦、平、無毒。 木皮、根白皮。 【主治】 木皮、根白皮: 1、中風(fēng)身直,有能轉(zhuǎn)動。用槐皮(黃白者)切細,加酒或水...
虎掌 【釋名】 虎膏 【氣味】 苦、溫、有大毒。 【主治】 1、中風(fēng)口噤目閉。用天南星研為末,加白龍腦等分,調(diào)勻。每次用手指點末擦嚙二、三十遍,口自開。此方名“開失散”或“破棺散”。 2、小兒驚風(fēng)。用...
鐵線草 【釋名】 微苦、平、無毒。 【氣味】 苦、微溫、無毒。 【主治】 男女諸風(fēng)。對婦人產(chǎn)后風(fēng),有特效。用鐵線草根五錢、五加皮一兩、防風(fēng)二錢,共研為末;另取一斤重的烏骨雞一只,水內(nèi)淹死(按:這是為了...
寶蓋草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接骨草、蓮臺夏枯、毛葉夏枯,燈龍草(《滇南本草》),珍珠蓮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佛座(《植物學(xué)大辭典》),風(fēng)盞、連錢草、大銅錢七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蠟燭扦草(...
狗脊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百枝(《本經(jīng)》),狗青、強膂(《吳普本草》),扶蓋、扶筋(《別錄》),茍脊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。 【來源】為蚌殼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金毛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