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薇根
60 2023-10-07
粉霜
(《品匯精要》)
【異名】白雪(《抱樸子》),水銀霜、白靈砂(《綱目》),白粉霜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。
【來源】為輕粉的精制品。
【制法】將輕粉納于燒瓶中,密封瓶口,然后埋置于盛有細砂的瓦鍋中,徐徐加熱升華。升華終了后,將燒瓶取出,破壞其上部,放置之,稍冷則升華物自然剝離。取升華物入乳缽內(nèi)研碎,水飛,再于濾紙上,以水、酒精等順次洗滌,最后,加微溫,干燥后即成粉霜。
①《品匯精要》:"升粉霜之法,用焰硝、食鹽、白礬、皂礬各一斤,入鐵鍋內(nèi)炒熔成汁,急以鐵鏟頻攪,結(jié)成黃色砂子,謂之粗曲。納石臼中以鐵杵研令極細,謂之細曲。入水銀一斤,研令不見微星為度,是謂汞曲。分作四分,先以陽城罐長五、六寸者,用細炭灰一斤,入鹽六兩,水和得所,留罐口二分許,周匝固濟曬干。納汞曲一分于內(nèi),上用鐵燈盞深一、二寸者蓋之。下用鐵鋅,上用鐵線,將燈盞與闞纏束極緊。外用鹽十兩,白炭灰十六兩,水和為泥,捏作餅子,燒通紅,待冷,研為細末,水調(diào)得所,用小竹簽細細將罐口封固,約一指厚,盞罐相平,曬極干。用大鐵釘三個,釘在地下,高三、四寸,周圍離罐二寸,用磚數(shù)個,圍成爐,煤用四斤,炭用二斤。火候之法,先文后武,煤炭陸續(xù)旋添,上勿近盞,待盞熱時徐徐添,極熱,水止可九分滿,水少即添,常令水足,仍以沿盞邊滾為度。若滿盞通滾為火大,火大則罐必烈。慢慢滾起為火小,火小則粉不升。水上火下,欲其相濟,別點長線香以三炷為則,至二炷香盡時火方漸漸近盞,與盞相平,至三炷香完,即便去火,莫動其罐,待罐極冷時方可并罐。罐底曲渣不用,盞下之霜,用刀刮下,其色尚未白,至汞曲四分俱升畢時,共研為細末通入一罐如前法,再升一遍,其色漸白,再研為細末如前法,再升一遍,其霜堅白,狀如寒水石一般,方入藥用也。"
②《綱目》:"升煉法:用真汞粉一兩,入瓦罐內(nèi)令勻,以燈盞仰蓋罐口,鹽泥涂縫,先以小炭火鋪罐底四圍,以水濕紙不住手在燈盞內(nèi)擦,勿令間斷,逐漸加火,至罐頸住火,冷定取出,即成霜如白蠟。按《外臺秘要》載古方崔氏造水銀霜法云:用水銀十兩,石硫黃十兩,各以一鐺熬之,良久銀熱黃消,急傾入一鐺,少緩即不相入,仍急攪之,良久硫成灰,銀不見,乃下伏龍肝末十兩,鹽末一兩,攪之,別以鹽末鋪鐺底一分,入藥在上,又以鹽末蓋面一分,以瓦盆覆之,鹽土和泥涂縫,炭火煅一伏時,先文后武,開盆刷下,凡一轉(zhuǎn)后,分舊土為四分,以一分和霜,入鹽末二兩,如前法飛之訖,又以土一分,鹽末二兩,和飛如前,凡四轉(zhuǎn),土盡更用新土,如此七轉(zhuǎn),乃成霜用之。"
【藥材】完整者成饅頭形之塊狀;色白而有光澤,背面較平坦而粗糙,結(jié)晶形狀不明顯;頂部為簇生的針狀結(jié)晶,質(zhì)重而脆。研成粉末為白色。
產(chǎn)湖北、浙江、河北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此是升華法所制的甘汞,組成為氯化亞汞。藥典規(guī)定甘汞含氯化亞汞不得少于99%。本品遇光,一部分變?yōu)閯《镜穆然敖饘俟兓疑?原為無色),故必須密閉遮光保存。
【性味】①《品匯精要》:"有小毒。"
②《綱目》:"辛,溫,有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攻毒,利水,通便。治牙疳,梅毒惡瘡,水腫,臌脹,大小便閉。
①張元素:"能潔凈府,去膀胱中垢膩。"
②《品匯精要》:"主急風(fēng)口噤,手足搐搦,涎潮作聲,止痢膿血,消瘰疬。"
③《綱目》:"下痰涎,消積滯,利水,與輕粉同功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外用:研末撒或調(diào)敷。內(nèi)服:研末入、丸散。
【宜忌】內(nèi)服宜慎,體弱及孕婦忌服。
①張元素:"既毒而損齒,宜少用之。"
②《綱目》:"畏蕎麥稈灰、硫黃。"
【選方】①治小兒走馬疳瘡:粉霜一兩,天南星(末)一分,黃丹半兩(炒紫色),麝香半兩,定粉一分。上件藥相和,研令細。先用鹽漿水洗過,以紙拈子?藥,掃在瘡上,每日三、四度。(《圣惠方》粉霜散)
②治楊梅惡瘡:粉霜一味搽之。(《瀕湖集簡方》)
③治腋下胡臭:粉霜、水銀等分。以面脂和涂之。(《圣濟總錄》)
番木瓜 (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) 【異名】石瓜(《品匯精要》),萬壽果(《肇慶府志》),蓬生果、乳瓜(《嶺南雜記》),番瓜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木瓜(《臺灣植物名錄》),廣西木瓜、木冬瓜(《陸川本草》)。...
膽礬 (《品匯精要》) 【異名】石膽、畢石、君石(《本經(jīng)》),黑石、銅勒(《吳普本草》),基石(《別錄》),立制石(陶弘景),石液、制石濃(《石藥爾雅》),鴨嘴膽礬(《濟生方》),翠膽礬(《本草蒙筌》...
大風(fēng)子 (《本草衍義補遺》) 【異名】大楓子(《品匯精要》)。 【來源】為大風(fēng)子科植物大風(fēng)子的成熟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大風(fēng)子 常綠喬木。單葉互生;革質(zhì);葉柄長1.2~1.5厘米;葉片線狀披針形,長10...
憤子 (《救荒本草》) 【異名】龍瓜粟、鴨爪稗(《綱目》),鴨爪粟(《品匯精要續(xù)集》),龍爪稷(《授時通考》),雞爪粟、云南稗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,雁爪稗(《三峽志》),鴨距粟(《廣州植物志》)。 【來源...
白果葉 (《品匯精要》) 【來源】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葉片。植物形態(tài)詳白果條。 【采集】9~10月間采收,曬干。 【藥材】干燥葉片,大多折疊或已破碎,完整者呈扇形。上緣有不規(guī)則...
菠菜子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異名】刺蒺藜(《滇南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實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菠菜"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蔗糖、棉子糖,水蘇糖。 【性味】性微溫,味微辛甜。 【歸經(jīng)】入脾、肺二經(jīng)...
秤砣梨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馬奶藤、鐵甲藤(《中國經(jīng)濟植物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獼猴桃科植物革葉獼猴桃的果實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革葉獼猴桃 纏繞本質(zhì)藤本,長達10米。枝紅褐色,近圓形,光滑無毛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