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茶
189 2023-09-28
【中文名】白蘞(《本經(jīng)》)
【類別】根類
【異名】白根、昆侖(《別錄》),貓兒卵(《綱目》),鵝抱蛋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見腫消(《南京民間藥草》),穿山老鼠(《浙江中藥手冊》),白水罐、山地瓜(《東北藥植志》),鐵老鼠、母雞帶仔、老鼠瓜薯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山栗子、八卦牛、白漿罐、狗天天(《遼寧經(jīng)濟(jì)植物志》),癩痢茶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。
【來源】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根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白蘞,又名:菟核、白草(《本經(jīng)》),野葡萄秧、小老鴰眼、七角蓮、上竹龍、早黃鉗、白天天秧。
藤本,以卷須攀援他物上升。塊根紡錘形或塊狀,深棕紅色,根皮栓化,易剝落。小枝光滑,棕褐色,具縱紋。吁互生,掌狀復(fù)葉,具柄;小葉片通常5枚,再次作掌狀或羽狀分裂;小葉有短柄或幾無柄,最終裂片披針形殘菱形,大小不等,先端尖,基部楔形,邊,緣有不規(guī)則缺刻狀粗齒,葉軸及小葉柄有翅;葉上面暗綠色,下面淡綠色,均光滑無毛。聚傘花序與葉對生,總花梗長4~9厘米,常纏繞,花小,直徑1.5~2毫米,淡黃色;花萼5片,不明顯;花瓣5片,卵圓形,后脫落;雄蕊5枚,花絲短;花盤杯狀,明顯;子房著生花盤中央,2室,花柱1枚,甚短。漿果球形,直徑6~7毫米,藍(lán)色或藍(lán)紫色;ㄆ6~7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長于荒山的灌木叢中。分布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山西、陜西、廣西、內(nèi)蒙古等地。
本植物的果實(shí)(白蘞子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春、秋采挖,除去莖及細(xì)須根,洗凈,多縱切成兩瓣、四瓣或斜片后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的塊根呈長橢圓形或紡錘形,兩頭較尖,略彎曲,長3~12厘米,直徑1~3厘米,外皮紅棕色,有皺紋,易層層脫落,內(nèi)面淡紅褐色?v切瓣切面周邊常向內(nèi)卷曲,中部有一凸起的棱線。斜片呈卵圓形,厚1.5~3毫米,中央略薄,周邊較厚,微翹起或微彎曲。質(zhì)輕,易折斷,折斷時有粉塵飛出,斷面白色或淡紅色。氣微,味甘。以肥大、斷面粉紅色,粉性足者為佳。
主產(chǎn)河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。此外,江蘇、浙江、四川、廣西等地亦產(chǎn)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含粘液質(zhì)、淀粉等。
【性味】苦甘辛,涼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味苦,平。
②《別錄》:甘,微寒,無毒。
③《藥性論》:味苦,平,有毒。
④《滇南本草》:性微寒,味苦辛。
【歸經(jīng)】入心、肝、脾經(jīng)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入脾、肺二經(jīng)。
②《本草求真》:入肝、脾。
③《本草撮要》:入足少陰、厥陰經(jīng)。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解毒,散結(jié),生肌,止痛,治癰腫,疔瘡,瘰疬,燙傷,溫瘧,驚癇,血痢,腸風(fēng),痔漏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主癰腫疽瘡,散結(jié)氣,止痛。除熱,目中赤,小兒驚癇,溫瘧,女子陰中腫痛。
②《別錄》:下赤白,殺火毒。
③《藥性論》:治面上皰瘡。
④《日華子本草》:止驚邪,發(fā)背,瘰竊,腸風(fēng),痔漏,刀箭瘡,撲損,溫?zé)岑懠玻,燙火瘡,生肌止痛。
⑤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治風(fēng),金瘡。
⑥李杲:涂一切腫毒,敷疔瘡。
⑦《綱目》:解狼毒毒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外用:研末撒或調(diào)涂。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
【宜忌】脾胃虛寒及無實(shí)火者忌服。
①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:代赭為使。反烏頭。
②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癰疽已潰者不宜服。
③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陰疽色淡不起,胃氣弱者,非其所宜。
【選方】①治癰腫:㈠白蘞二分,藜蘆一分。為末,酒和如泥,貼上,日三。(《補(bǔ)缺肘后方》)
㈡白蘞、烏頭(炮)、黃芩各等分。搗末篩,和雞子白敷上。(《普濟(jì)方》白蘞散)
②斂瘡:白蘞、白芨、絡(luò)石各半兩,取干者。為細(xì)末,干撒瘡上。(《雞峰普濟(jì)方》白蘞散)
③治?耳出膿血:白蘞、黃連(去須)、龍骨、赤石脂、烏賊魚骨(去甲)各一兩。上五味,搗羅為散。先以綿拭膿干,用藥一錢匕,綿裹塞耳中。(《圣濟(jì)總錄》白蘞散)
④治白癜風(fēng),遍身斑點(diǎn)瘙癢:白蘞三兩.天雄三兩(炮裂去皮臍),商陸一兩,黃芩二兩,干姜二兩(炮裂、銼),躑躅花一兩(酒拌炒令干)。上藥搗羅為細(xì)散,每于食前,以溫酒調(diào)下二錢。(《圣惠方》白蘞散)
⑤治凍耳成瘡,或癢或痛者:黃柏、白蘞各半兩。為末。先以湯洗瘡,后用香油調(diào)涂。(《仁齋直指方》白蘞散)
⑥治瘰疬生于頸腋,結(jié)腫寒熱:白蘞、甘草、玄參、木香、赤芍藥、川大黃各半兩。上藥搗細(xì)羅為散,以醋調(diào)為膏,貼于患上,干即易之。(《圣惠方》白蘞散)
⑦治皮膚中熱痱、瘰疬:白蘞、黃連各二兩,生胡粉一兩。上搗篩,容脂調(diào)和敷之。(《劉涓子鬼遺方》白蘞膏)
⑧治扭挫傷:見腫消二個,食鹽適量。搗爛外敷。(《全展選編?外科》)
⑨治湯火灼爛:白蘞末敷之。(《備急方》)
⑩治吐血、咯血不止:白蘞三兩,阿膠二兩(炙令燥)。上二味,粗搗篩,每服二鏡匕,酒水共一盞,入生地黃汁二合,同煎至七分,去滓,食后溫服。如無地黃汁。入生地黃一分同煎亦得。(《圣濟(jì)總錄》白蘞湯)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①治療外科炎癥
將白蘞塊根去皮研末,取3兩(用量根據(jù)炎癥面積加減)以沸水?dāng)嚢璩蓤F(tuán)后,加75~95%酒精調(diào)成稠糊狀,外敷患處,每日1次,以愈為度。對于癤、癰、蜂窩織炎、淋巴結(jié)炎、各種炎性腫塊等急性感染的初期,有顯著療效。共觀察3l例,除個別病情危急、全身反應(yīng)嚴(yán)重加用抗菌素外,一般不用其他藥物。用藥后疼痛減輕,炎癥很快吸收或局限。一般經(jīng)治2~3天可愈。
②治療扭挫傷
取見腫消2個,食鹽適量,搗爛如泥外敷。共治80例,66例有效。有的經(jīng)治4天就腫消痛減而愈。
白膠香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楓香脂(《唐本草》),楓脂(《通典》),白膠(《儒門事親》),蕓香(《本草原始》),膠香(《國藥的藥理學(xué)》)。 【來源】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的樹脂。植物...
白蘞子 (《藥性論》) 【來源】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果實(shí)。植物形態(tài)詳白蘞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藥性論》:治溫瘧,主寒熱結(jié)壅熱腫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2~3錢。外用:研末...
白芥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胡芥(《蜀本草》),蜀芥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莖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白芥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。莖較粗壯,高達(dá)1米,全體被稀疏粗毛...
白馬陰莖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白馬莖(《本經(jīng)》)。 【來源】為馬科動物馬的雄性外生殖器。動物形態(tài)詳馬肉條。 【炮制】《雷公炮炙論》:(白馬莖),臨用時以銅刀劈破作七片,將生羊...
白蠟樹葉 (《貴州植藥調(diào)查》) 【來源】木犀種植物白蠟樹的樹葉,詳白蠟樹皮條。 【性味】辛,溫。 【功用主治】調(diào)經(jīng),止血生肌。 【選方】①治經(jīng)閉:白蠟樹葉研末,用酒、水各半...
海螺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假豬螺(《交州記》),頂頭螺、海窩窩(《河北藥材》)。 【來源】為骨螺科動物紅螺或其它侮產(chǎn)螺類的新鮮肉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紅螺(《綱目》) 螺殼堅厚,殼...
白薯莨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白米茹糧(《陸川本草》),山仆薯、山薯、板薯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薯蕷科植物白薯莨的塊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白薯莨 多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