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欧美一区,国产91网,色综合久久久,欧美精品综合,久久精品免费视频观看,99自拍网,欧洲1区二区三区二页

白礬

醫(yī)藥橋 2023-10-09 15:00

白礬
(《雷公炮炙論》)
【異名】石涅(《山海經(jīng)》),礬石、羽涅(《本經(jīng)》),羽澤(《吳普本草》),涅石(《山海經(jīng)》郭璞注),礬石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,理石(《藥性論》),白君、明礬、雪礬、云母礬、生礬(《綱目》)。
【來源】為礦物明礬石,經(jīng)加工提煉而成的結晶。

【礦物形態(tài)】明礬石(《石雅》)
三方晶系。晶形呈細小的菱面體或板狀,通常為致密塊狀、細粒狀、土狀等。顏色為無色、白色,常帶淡黃及淡紅等色。條痕白色。光澤玻璃狀,解理面上有時微帶珍珠光,塊狀者光澤暗淡或微帶蠟狀光澤。透明至半透明。解理平行不完全。斷口晶體者呈貝狀;塊體者呈多片狀、參差狀,有時土狀。硬度3.5~4。比重2.6~2.8。性脆。常為堿性長石受低溫硫酸鹽溶液的作用變質而成,多產(chǎn)于火山巖中。
【采集】采得后,打碎,用水溶解,收集溶液,蒸發(fā)濃縮,放冷后即析出結晶。
【藥材】為不規(guī)則的結晶體,大小不一。無色,透明或半透明,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,具細密縱棱,有玻璃樣光澤。質硬而脆,易砸碎。氣微,味微甜而澀。以色白、透明、質硬而脆、無雜質者為佳。易溶于水或甘油,不溶于酒精。水溶液顯鋁鹽、鉀鹽與硫酸鹽的各種反應。
產(chǎn)甘肅、安徽、山西、湖北、浙江等地。
【炮制】白礬:揀凈雜質,用時搗碎。
煅白礬(又名枯礬):取揀凈的白礬,置砂鍋內加熱溶化并煅至枯干,取出,剁塊。
《雷公炮炙論》:凡使白礬,須以磁瓶盛于火中煅,令內外通亦,用鉗揭起蓋,旋安石蜂窠于赤瓶之中燒,蜂窠盡為度,將鉗夾出放冷,敲碎,入缽中研如粉后,于屋下掘一坑,可深五寸,卻以紙裹,留坑中一宿,取出,再研。每修事十兩,用石蜂窠六兩燒盡為度。
【性味】酸澀,寒。有毒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味酸,寒。
②《吳普本草》:扁鵲:咸。雷公:酸,無毒。
③《藥性論》:澀,涼,有小毒。
【歸經(jīng)】入肺、脾、胃、大腸經(jīng)。
①《雷公炮制藥性解》:肺、肝二經(jīng)。
②《長沙藥解》:入足太陰脾、足太陽膀胱經(jīng)。
③《本草撮要》:入手足太陰、陽明經(jīng)。
【功用主治】消痰,燥濕,止瀉,止血,解毒,殺蟲。治癲癇,喉痹,疚涎壅甚,肝炎,黃疸,黃腫,胃、十二指腸潰瘍,子宮脫垂,白帶,瀉痢,衄血,口舌生瘡,瘡痔疥癬,水、火、蟲傷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主寒熱泄痢,白沃,陰蝕惡瘡,目痛,堅骨齒。
②《別錄》:除固熱在骨髓,去鼻中息肉。
③《藥性論》:治鼠漏,瘰疬,療鼻衄,治?鼻,生含咽津,治急喉痹。
④《日華子本草》:除風去勞,消痰止渴,暖水藏。治中風失音,疥癬。和桃人、蔥湯浴,可出汗。
⑤《本草衍義》:火枯為粉,貼嵌甲,牙縫中血出如衄者,貼之亦愈。
⑥《本草蒙筌》:禁便瀉,塞齒疼,洗脫肛澀腸。敷膿瘡收水。
⑦《醫(yī)學入門》:治耳卒腫出膿,目赤,目翳,胬肉,口舌生瘡,牙齒腫痛出血,歷久碎壞欲盡,急喉風痹,心肺煩熱,風涎壅盛,作渴泄痢。兼治蛇蝎、惡犬、壁鏡、驢涎,馬汗毒傷。
⑧《綱目》:吐下痰涎飲磷,燥濕解毒,追涎,止血定痛,蝕惡肉,生好肉,治癰疽疔腫,惡瘡,癲癇,疸疾,通大小便,口齒眼目諸病,虎犬蛇蝎百蟲傷。
⑨《醫(yī)林纂要》:生用解毒,煅用生肌卻水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入丸、散,0.2~1錢。外用:研末撒或調敷。
【宜忌】陰虛胃弱,無濕熱者忌服。
①《吳普本草》:歧伯:久服傷人骨。
②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:甘草為之使。惡牡蠣。
③《藥性論》:畏麻黃。
④《本草衍義》:不可多服,損心肺,卻水故也。
⑤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凡陰虛內熱,火熾水涸,發(fā)為咽喉痛者,不宜含此。目痛由陰虛血熱者,亦不宜用。
⑥《本草匯言》:泄痢日久,由于脾胃氣虛;婦人白沃,由于中氣下陷;營血不足以致寒熱者,不宜用。
【選方】①治癲狂因憂郁而得,痰涎阻塞包絡心竅者:白礬三兩,川郁金七兩。二藥共為末,糊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五、六十丸,溫湯下。(《本事方》白金丸)
②治風痰癇。荷椎\一兩,細茶五錢,為未,煉蜜丸如梧子大。一歲十丸,茶湯下。大人五十九,久服痰自大便中出。(《衛(wèi)生雜興》化痰丸)
③治中風痰厥,四肢不收,氣閉膈塞者:白礬一兩,牙皂角五錢。為末,每服一錢,溫水調下,吐痰為度。(《綱目》)
④治初中風失音不語,昏冒不知人,先宜吐風痰,令省覺:白礬二兩(生用),生姜一兩(連皮擦碎,水二升,煮取一升二合)。上二味,先細研白礬為末,入濃煎生姜湯研濾。分三服,旋旋灌,須臾吐出痰毒,眼開風退,方可救治。若氣衰力弱,不宜用猛性藥吐之,設吐得痰毒,別增疾。(《圣濟總錄》白礬散)
⑤治慢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:明礬九份,淀粉一份。用冷水做丸,如黃豆粒大小。每日服三次,每次二至三錢。(內蒙古《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資料選編》)
⑥治肺壅熱,止喘嗽,化痰涎,利胸膈,定煩渴:白礬(枯)、熟干地黃(焙)、玄參,知母(焙)、貝母(炒)、訶黎勒皮各一兩。上六味,搗羅為末,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煎生姜、棗湯下,食后臨臥時服。(《圣濟總錄》白礬丸)
⑦治喉痹、乳蛾、喉風:明礬二兩,膽礬五錢。上研為極細,吹患處。(《普濟方》吹喉散)
⑧治急喉閉:白礬三錢,巴豆三個(去殼,作六瓣)。上將礬于銚內,慢火熬化為水,置巴豆其內,候干去巴豆,取礬研為末,每用少許,吹入喉中。(《玉機微義》白礬散)
⑨治黃腫水腫:明礬二兩,青礬一兩,白面半斤。三味同炒令赤色,醋煮米糊丸,棗湯下三十丸。(《急救仙方》推車丸)
⑩治婦人經(jīng)水閉不利,藏堅癖不止,中有干血,下白物:礬石三分(燒),杏仁一分。上二味,末之,煉蜜和丸棗核大,內藏中,劇者再內之。(《金匱要略》礬石丸)
⑾治婦人遺尿不知:礬石(熬)、牡蠣(熬)各三兩,上二味,搗篩為散,酒服方寸匕。亦治丈夫。(《千金翼方》)
⑿治腸炎:明礬研末,裝入膠囊。每天服二次,每次兩個膠囊,溫開水送下。(遼寧《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濟科選編》)
⒀治嬰孩小兒伏暑泄瀉:礬(凈瓦盆合定,用火煅過)八兩,為極細末,煮醋面和丸,如黍米大,用木瓜煎湯,食后服。(《補要袖珍小兒方論》玉華丹)
⒁治老人久瀉不止:訶黎勒三分(煨,用皮),白礬一兩(燒灰)。上藥,搗細羅為散。每服不計時候,以粥飲調下二錢。(《圣惠方》訶黎勒散)
⒂治休息痢久不止,日漸黃瘦:白礬四兩(燒令汁盡),硫黃二兩,消石一兩。上藥同研,于銚子內,火上溶成汁,侯冷,研令極細,用軟飯和丸如小豆大。每于食前,以粥飲下十丸。(《圣惠方》白礬丸)
⒃治蛔蟲病、蟯蟲病:白礬五分,紅蔥三寸,花椒二十一粒。每日一劑,煎服二次。(內蒙古《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資料選編》)
⒄治心氣疼痛:醋一盞,加生白礬一小塊,如皂子大,同煎至七分,溫服。(《儒門事親》)
⒅治反胃嘔吐:枯白礬三兩,蒸餅丸梧子大。每空心米飲服十五丸。(《普濟方》)
⒆治衄血不止:枯礬末吹之。(《圣濟總錄》)
⒇治齒?間津液、血出不止:礬石一兩(燒),水三升,煮取一升,先拭血,乃含之。已后不用,朽人牙根。(《千金方》)
(21)治小兒重舌舌強:白礬半兩,桂心一分。上藥,搗羅為末。每用少許,干敷舌下,日三上。(《圣惠方》)
(22)治小兒鵝口并噤:白礬-分(燒灰),朱砂末一分。上藥,和研極細。敷兒舌上,日三上,以亂發(fā)洗舌上垢,頻令凈,(《圣惠方》白礬散)
(23)治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:枯礬二錢,冰片四分,五倍子五分。共研細末。將外耳道膿性分泌物用棉棒擦干后,吹入上藥,一日三次。(《全展選編?五官科》)
(24)治目翳及胬肉:礬石上上白者,納如黍米大于翳上及胬肉上,即令淚出,以綿拭之,令得惡汁盡,日一,其疾逐惡汁盡,日日漸自薄。好上上礬石,無過絳礬色明凈者,慎如療眼常法。(《千金翼方》礬石散)
(25)治赤目風腫:甘草水磨明礬敷眼胞上效,或用枯礬頻擦眉心。(《瀕湖集簡方》)
(26)治爛弦風眼:白礬(煅)一兩,銅青三錢,研末,湯泡澄清,點洗。(《永類鈐方》)
(27)治一切瘡癰惡毒(先服此丸護膜托里,使毒不攻心),或為毒蟲蛇犬所傷:黃蠟二兩,白礬一兩。先將蠟溶化,侯少冷,入礬和勻,為丸。酒下,每服十丸、二十丸,漸加至百丸則有力。瘡愈后服之亦佳。加雄黃名雄礬丸,治蛇、犬、蟲咬毒。(《醫(yī)方集解》蠟礬丸?一名黃礬丸)
(28)治疔腫惡瘡:白礬(生用)、黃丹各等分。上各另研,臨用時各抄少許和勻,三棱針刺瘡見血,待血盡上藥,膏藥蓋之。(《衛(wèi)生寶鑒》二仙散)
(29)治瘰疬已取下:五倍子一兩,礬石半兩。上二味,為末。每用二錢匕,沸湯一碗,調勻令洗,湯溫即止,每淋洗了,用軟帛裹干,用生肌藥摻于瘡口上。(《圣濟總錄》)
(30)治刀斧金瘡:白礬,黃丹等分。為末敷之。(《急救仙方》)
(31)治小兒臍中汁出不止兼赤腫:白礬燒灰,細研敷之。(《圣惠方》)
(32)治黃水瘡:枯白礬、熟松香、黃丹。三味等分,研極細末,真芝麻油調涂患處。(《本草原始》)
(33)治疥:白礬(燒灰)一兩,硫黃一兩(細研),胡粉一兩,黃連一兩,雌黃一兩(細研),蛇床子三分。上藥,搗細羅為散,都研令勻,以豬膏和如稀面糊,每以鹽漿水洗,拭干涂之。(《圣惠方》白礬散)
(34)治燒傷:明礬、五倍子等量,芝麻油適量。將明礬、五倍子研成細末,麻油調成糊狀。涂患處。(《新疆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》)
(35)治鼻中患肉,不聞香臭:燒礬石末,以面脂和,綿裹著鼻中,數(shù)日息肉隨藥消落。(《千金方》)
(36)治鼻痔臭不可近,痛不可搖:白礬(煅枯)二錢,硇砂五分。共為細末,每用少許點上。(《醫(yī)學心悟》白礬散)
(37)治腋下胡臭:礬石絹袋盛之,常粉腋下。(《綱目》)
(38)治婦人陰癢脫:礬石,熬,末之。每日空腹酒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千金翼方》)
【臨床應用】①治療內痔
用明礬制成15%或18%注射液注入痔核,對各期內痔及混合痔合并粘膜脫垂,均有效果;且療程短,副作用少。據(jù)數(shù)百例的觀察,一般在治療后5~7天痔核即可脫落,絕大多數(shù)于1~2周愈合。極少數(shù)有全身反應及發(fā)熱現(xiàn)象;手術后疼痛亦不劇烈,約4小時后即消失;便后帶血及肛門脹痛則比較普遍,但大量出血少見;小便不暢偶亦有之。對嚴重的痔出血,年紀較大或體力不能忍受割治的患者,均可應用。術后無大便失禁或肛門狹窄之慮;飲食、大便均不受限制。操作時按常規(guī)消毒,局部麻醉。先用血管鉗沿直腸縱軸將痔核基底完全夾住,而后將明礬液注入痔核內,藥液量以注入后痔核膨脹呈白色或紫黑色為度(切不可使藥液漏入健康組織,以免引起壞死或劇痛)。注射完畢,用血管鉗盡量壓榨痔核,使其成為一層薄膜樣的萎縮組織,而后送回肛門,并加以推揉,以丁字帶固定。亦可塞入坐藥。治療期間如出現(xiàn)劇痛、小便不利、大便帶血及肛門水腫等并發(fā)癥,可對癥處理。此療法的缺點是:尚不能治療一切類型的痔瘡;創(chuàng)口較大,體弱者收口較慢。禁忌癥:㈠內痔在發(fā)炎期;㈡因心臟病、肝硬變、惡性腫瘤及妊娠等而引起的繼發(fā)性內痔;㈢伴有嚴重高血壓、腎臟病、活動性肺結核及急性傳染病、急慢性胃腸道炎癥者;㈣各型外痔。晚期大塊脫垂的內痔,雖不屬禁忌范圍,但亦非適應癥。
②治療脫肛
將明礬制成10%注射液,于肛門四周作點狀注射。治療18例,經(jīng)3個月隨訪,均獲痊愈,無1例并發(fā)感染及出血。注射時針尖距肛門0.5厘米處刺入,深約3~4厘米。通過肛門指診確切肯定針尖刺入粘膜下層時,方可推入明礬液(切勿注入肌層,否則將導致腸壁壞死)。肛門上下、左右共選擇四點注射,每點注入藥液0.5毫升。注射后數(shù)小時內稍有疼痛,一般不需特殊處理。治療中進半流質飲食,臥床休息2~3天;每晚服適量緩瀉劑,以防便秘。但須注意,用10%明礬液環(huán)繞脫出的直腸作粘膜下點狀注射后,曾有引起直腸潰瘍出血的不良反應。究其原因,可能與㈠注射液過多,浸潤面過大,妨礙血液循環(huán);㈡兩次注射時間相隔過近,注射點距離太近或重復進針,以致第二次注射后引起組織壞死;㈢局部有感染致繼發(fā)出血等因素有關。因此,用藥量以每點0.5毫升為限;各注射點應相距2厘米以上;藥液須注入粘膜下層與肌層之間;兩次注射間隔時間應在1周以上;治療中注意休息、飲食及防止感染等。
③治療子宮脫垂
用10%明礬甘油溶液注射于子宮雙側韌帶處,每側5毫升。亦可加0.25~1%苷魯卡因1毫升。如1次未見好轉,可在1~2周后再注射1次,最多3次。注射時按常規(guī)消毒,選擇距宮頸口0.5~1厘米在3點及9點處進針(呈25°角度),朝兩側陰道壁刺入1~1.5厘米(以推藥后不引起包塊為度),待回抽無血后徐徐注入。針尖不可向上或向下(以免刺傷膀胱及直腸),亦不可內傾或外斜(以免損傷子宮或因注射過淺而使組織壞死)。注射后下腹常有收縮樣脹痛,腰酸痛,胃納不佳,有時發(fā)生低燒。共治療Ⅱ、Ⅲ°子宮脫垂患者100余例,結果除5例無效,15例好轉外,均獲治愈。經(jīng)短期復查,僅4例復發(fā)。操作時必須嚴格消毒,并正確掌握注射方法,以免產(chǎn)生不良后果。曾報告3例,在注射后分別發(fā)生宮頸兩側注射部位粘膜潰瘍、尿潴留及右側下腹部劇烈疼痛等不良后果。可能系消毒不嚴、操作不當所致。此外,也有用明礬粉直接噴灑于脫出的子宮體及穹窿部進行治療。據(jù)20例觀察,用藥3~6次后全部治愈;復查僅1例Ⅲ°患者復發(fā)。治療時必須注意:㈠噴藥前子宮及陰道穹窿部分先用溫開水或1%明礬水沖洗;㈡每次用藥量不宜過多,一般2錢左右即可;㈢噴灑要均勻,不能有聚積現(xiàn)象;㈣一般用藥1次即可恢復,未恢復者可繼續(xù)用藥,治愈后每隔3~4天再噴灑1次,共2~3次,以鞏固療效;㈤子宮及陰道穹窿部有潰瘍、炎癥和出血,及月經(jīng)期、產(chǎn)褥期和孕婦,均禁用。
④用于控制燒傷創(chuàng)面綠膿桿菌感染
用0.75%的枯礬混懸液處理燒傷創(chuàng)面,據(jù)254例燒傷(最大面積達92%)的應用觀察,證明對綠膿桿菌生長,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。其中面積較大、感染較明顯的21例,曾先后作創(chuàng)面滲掖培養(yǎng)78次,未有1次報告為綠膿桿菌生長。死于感染所致敗血癥的8例中,臨床和血培養(yǎng)沒有1例被證實為綠膿桿菌感染。制劑:取枯礬7.5克,冰片2.5克,羧甲基纖維素鈉3克(不加亦可,用作濕敷時最好不加),生理鹽水1000毫升。充分搖勻,裝瓶備用?刹槐卦俳(jīng)消毒。用法:㈠淺Ⅱ°燒傷:常規(guī)清創(chuàng)后,用浸潰藥液的單層紗布平整地貼在創(chuàng)面上,保持創(chuàng)面干燥、通風,切忌受壓。觀察創(chuàng)面,可在紗布潮濕處開窗,拭除滲液后用同樣單層紗布貼敷。若創(chuàng)面干燥,紗布不濕,則不予更換,任其瓜熟蒂落,一期愈合。㈡深度燒傷:于常規(guī)清創(chuàng)后,用藥液浸漬的紗布6~8層貼敷創(chuàng)面,加壓包扎,第三天開始更換敷料,視創(chuàng)面及全身情況決定采取包扎或暴露療法。若用包扎療法,可繼續(xù)行濕敷,可協(xié)助脫痂和防止痂下感染。㈢感染創(chuàng)面:充分去除壞死組織及分泌物后,用藥液浸漬的紗布10~12層濕敷,每天更換1~2次。以保持敷料濕潤為度。此外,對切痂及植皮創(chuàng)面也可用藥液濕敷,或在藥液中加入適當?shù)目咕。實驗證明,此藥液對燒傷的常見細菌,如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綠膿桿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。
⑤治療慢性中耳炎
用10%明礬液滴耳,每日1次。經(jīng)治50例,用藥2~15次后,痊愈32例,顯著進步14例。少數(shù)因感冒、洗浴而復發(fā)。初步觀察,明礬液有去腐生新,及使中耳腔干燥等作用。另有用10:1的枯礬冰片混懸液滴耳,治療34例,結果有12例經(jīng)6~20次用藥后,耳腔干燥。
⑥治療頭癬
取明礬1.5斤煅枯研細,嫩松香3兩,豬板油0.5斤;將松香研粉包入板油內,以松樹木柴點燃,使松香板油溶化,滴入容器內,冷卻后加入枯礬調勻。涂于患處。隔日將癡揭去涂藥1次,連續(xù)3~4次即愈。用時切不可洗,否則影響療效。
⑦治療睪丸鞘膜水腫
根據(jù)明礬液可能刺激局部組織,引起無菌性炎癥而產(chǎn)生粘連的設想,采用明礬液局部注射,試治5例睪丸鞘膜水腫,結果注射1次均告痊愈。唯注射后第2天局部稍有紅腫,但可自行消退。方法:用明礬10克溶于1%昔魯卡因液100毫升中,過濾消毒備用。注射時按無菌操作,以注射器抽盡鞘膜內之液體,針頭不動,取下針筒,再接上裝滿明礬液的針筒,徐徐注入適量藥液。
⑧治療傳染性肝炎
取明礬研粉裝入膠囊,每次1克,日服3次;或每日頓服1錢。亦可用棗泥850克,加入甘油500毫升,搗成泥膏狀后和入明礬粉500克,制成丸劑,每日頓服9克,孕婦減半。兒童以5%明礬糖漿口服,按年齡酌減。均于空腹時服。一般以10~30天為一療程。初步觀察,有使癥狀很快改善、黃疸及早消退、肝功能迅速恢復等作用。據(jù)76例的觀察,用藥后一般癥狀和黃疸平均消退日數(shù)分別為4.9和12.6天。住院日數(shù)8~36天不等(平均19.6天)。出院時除癥狀完全消失外,肝腫大及肝功能試驗,絕大多數(shù)病例均恢復正;蚪咏!4送,明礬對肝硬化引起的黃疸及阻塞性黃疸亦有療效。服藥后除偶有惡心或便秘外,無其它不良反應。
⑨治療慢性細菌性痢疾
10%明礬溶液每次15毫升,日服4次,10天為一療程。治療70例,近期治愈40例(57.2%),進步8例(11.6%)。其中以急性發(fā)作型和胃腸功能紊亂型療效較好,遷延性效果較差。少數(shù)病例服藥后有頭暈、惡心、嘔吐等反應,一般不嚴重,治療過程中或停藥后可自行消失。
⑩治療肺結核咯血
用明礬0.8兩,兒茶1兩,研末混合,置有色瓶中備用。每次0.1~0.2克(最多可用0.5~1克),裝入膠囊,日服3~4次,大咯血每3小時1次,連續(xù)服至咯血停止,再續(xù)服2~3天。據(jù)70余例的觀察,半數(shù)以上病例均在服藥2天左右咯血停止,絕大多數(shù)在1~10天內止血。對浸潤型肺結核患者的止血效果特別顯著;對中、小量咯血的療效較好;對大量咯血的療效較差,甚至無效。但咯血量的多少與出現(xiàn)療效的時間似無明顯關系。此外,以明礬兒茶散內服或外用,對鼻衄、消化道出血及外傷出血,亦有止血效果。
又據(jù)報道,用1%明礬溶液氣管內滴入,配合抗癆藥物,治療浸潤型肺結核19例有一定效果.尤以對滲出性病變療效較好。
⑾治療胃、十二指腸潰瘍
用枯礬粉500克,烏賊骨粉375克,延胡索粉125克,蜂蜜200克,混拌搓粒過200目篩,制成204胃藥片。一般日服4次,每次5~7片,亦可于胃痛時隨時服用。以3個月為一療程(可視病情適當伸縮)。癥狀控制后仍需繼續(xù)服藥,以期潰瘍愈合,龕影消失。用于潰瘍病、慢性胃炎、十二指腸球部炎癥等計280例。全部患者均有胃痛癥狀,服藥后完全消失者占76.8%,顯著減輕者21.4%,總有效率為98.2%。胃痛控制時間最快者1天,最慢者在服藥后4個月,平均14.4天后出現(xiàn)較鞏固的療效。對潰瘍病壁龕的作用,根據(jù)40例復查結果,治療后龕影消失者32例,縮小者4例(此類病人用藥時間尚較短),無變化者4例。服藥期間除個別有輕度惡心或便秘外,無其它不良反應。
⑿治療狂躁型精神病
取明礬、冰糖各120克,加水600毫升,濃煎成200毫升?崭箷r1次頓服100~200毫升。治療3例狂躁型精神病,經(jīng)分別服藥1~2次后即恢復正常;颊叻幒缶霈F(xiàn)不同程度的嘔吐,嘔吐物為粘稠狀液體;兩例于嘔吐后出現(xiàn)水樣腹瀉。經(jīng)短時間吐瀉即自止,隨后便呈現(xiàn)出困倦狀態(tài)而安靜入睡。其中1例女性患者于服藥后第2天狂躁制止,語言清楚;2例男性患者次日狂躁好轉,經(jīng)支持療法于第3日再次服明礬煎液,出現(xiàn)輕微嘔吐后即安靜入睡,蘇醒后狂躁消除,語言清楚,行為正常。報道指出:明礬煎劑是通過涌吐、泄下來達到治愈目的的,因此治療前對患者的全身情況應作周密觀察檢查。年老、體弱及合并有慢性胃腸病、心血管疾患以及孕婦,均應禁忌。出現(xiàn)嘔吐反應時,應注意電解質的平衡。
⒀治療癲癇
白礬研粉,每日早晚各服1次,每次1~1.5錢。一般發(fā)病1、2個月者服藥20天,半年者服藥1個月,1年以上者服藥1~3個月。試治5例,均控制發(fā)作,分別經(jīng)4個月至3年觀察,未見復發(fā)。

中藥大全
    下一篇:沒有了
    上一篇:白僵蠶
    精彩圖文
    相關推薦
    1. 白僵蠶

      白僵蠶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僵蠶(《千金方》),天蟲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,僵蟲(《河北藥材》)。 【來源】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幼蟲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蟲。動物形態(tài)詳原蠶蛾...

      59 2023-10-09 15:00

    2. 白梅花

      白梅花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綠萼梅(《綱目拾遺》),綠梅花(《藥材學》)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花蕾。植物形態(tài)詳烏梅條。 【采集】1~2月間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,攤置席上,曬...

      59 2023-10-09 15:00

    3. 白芥子

      白芥子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辣菜子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白芥條。 【采集】夏末、秋初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,曬干后,打下種子,除去雜...

      59 2023-10-09 15:00

    4. 香櫞葉

      香櫞葉(《滇南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枸櫞的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香櫞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 【化學成分】含檸檬酸、蘋果酸、琥珀酸和延胡索酸;另含揮發(fā)油0.2~0.3%,其主要成...

      59 2023-10-09 15:00

    5. 矮莖朱砂根

      矮莖朱砂根 (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【異名】九管血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。八爪金龍、八爪龍、開喉箭、豬總管(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矮陀陀、團葉八爪金龍、地柑子(《貴州草...

      59 2023-10-09 15:00

    6. 白細辛

      白細辛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貝茜花(《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》)。 【來源】為毛茛科植物單葉升麻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單葉升麻 多年生草本,高40~60厘米。根莖長達10厘米。葉...

      0 條評論 59 2023-10-09 14:59

    7. 金橘葉

      金橘葉(《本草再新》) 【來源】為蕓香料植物金橘及金彈的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金橘條。 【采集】春季采收,除去細梗,曬干。 【藥材】干燥葉多數(shù)呈筒狀,有光澤,兩面均綠色,日久漸...

      0 條評論 59 2023-10-09 14:56

    返回頂部小火箭